在目前的海外医疗旅游产品中,主打美容和体检项目。 新京报记者 王远征 摄
伴随着健康的话题,医疗旅游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。医疗旅游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成熟。早期是针对一些特殊疾病在海外治疗后安排的康复旅行,而后逐渐延伸到海外健康医疗旅游等方面。北京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出境医疗旅游已在国内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,如何保证出境医疗旅游的服务品质,如何做到标准化,系统化地对接国内外的医疗网络,是现在国内出境医疗旅游市场的一个关键问题。
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李玉(化名)正为自己的姨妈准备去日本体检做各种咨询,李玉姨妈偶尔会觉得胸口痛,她觉得这并未对她的生活造成影响,也没多想。后来从朋友那得知现在可以借助旅游的机会去国外进行体检,朋友说那边体检比较全面、细致,而且边旅游边体检,互不耽误。“后来了解到日本的医疗水平确实不错,又是一个很好的旅游目的地,所以就定在了日本。”
事实上,这样的体检模式在国内早已开展,日本也是其中的主要目的地之一,记者了解到,以某集团开展的赴日本防癌体检为例,日本目前可以发现和排查已知的300多种癌症,以日本圣授会检查体系为例,包括家族史、过往病史、个人生活习惯等在内的问题都是医生问诊的内容,整个多层级精细检查持续两天,包括全身物理检查、生化指标检查、肿瘤标志物检查及设备检查、全身筛查、免疫检查等,医生团队进行综合诊断并开展癌症病因预防讲座。
今年48岁的柳菲,刚刚去日本进行了一次医疗旅游,她到东京做了一次胃镜检查外加血液清理,“去了5天,其中一天去医院做体检,剩下的时间,看古迹,泡温泉,可以参观和购物,整个行程很放松。”柳菲在国内也做过胃镜,感觉不是很好,但在日本,她觉得很不错,“体检的环境就像宾馆一样,每项服务都是为其私人定制的。”给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服务,在日本做胃镜,进行到哪一步,患者自己都可以通过屏幕看到,医生会将屏幕反映出的身体部分的情况一一讲解给她听。
血液清理则是将体检者的血抽出100CC,经过补给血红细胞以及微量元素,再注入体内,主要是为了抗衰老。为柳菲提供医疗旅游订制服务的某集团介绍,以血液清理项目为例,在日本已经流行多年,现在特别受中国女游客青睐。医疗旅游和普通旅游相比,收费也要贵一些,3至5天按照医疗项目不同,价格大约为1万多至6万不等。游客需要提前一个月预约,并填好医院的调查表。在医院时,配备的是有医疗背景的翻译,只有游览时才会换成导游翻译。
“欧美和日韩的癌症筛查和治疗、血液净化、心脑血管治疗等都有独到之处,海外医疗游有其独特优势。”这家机构的负责人介绍,如日本的癌症检查体系,已经建立起一个以毫米、微米为单位的网,可以发现和排查全部已知300多种早初期癌症,甚至可以筛查出1到3毫米的早初期癌症细胞,方便患者预防和治疗。
“日本主要是防癌检查。”这位负责人说,目前去日本做基础体检的人很多,德国和美国虽然也有这个项目,但是收费要高一些。“体检报告会寄回国内,我们协助翻译成中文,需要海外医疗的客户,我们可以介绍美国和德国的数百家医院。”
海外体检一定更好吗?刘志恒告诉记者,“我个人认为日本是体检的首选地,新加坡、德国、韩国都是不错的选择,国内外体检在硬件方面并没有明显表现,更多还是系统、技术、理念、服务方面的差别。以乳腺疾病的筛查为例,国内医院及体检机构普遍采取站立或坐的姿态,我们合作的一家医院是让人们趴着进行检查的,这可能不存在检测设备的区别,整个检查过程持续30分钟左右,检查准确率比站立检查可能高出30%左右。”
记者了解到,除了日本的体检游,韩国的整容游、瑞士的美容游也已经开始成为观光之后人们的另一种体验。一家旅游机构介绍,韩国整容游一般是为期8天的微整形之旅,第一天做完手术,走的前一天就可以拆线了,期间还可以游览购物。在韩国商场内经常能看到嘴角、眼睛上包着纱布的人,其中很多都是刚刚做完微整形手术等待拆线的中国游客。瑞士的美容游,则是一次旅游并注射羊胎素,价格高达38万。
“一般是35至55岁的游客报名最多。”一家医疗旅游机构告诉记者,中年客户最重视健康问题。以前他们服务的多是富豪阶层,现在医疗旅行的人群已经转向公司中、高管,以及普通白领人群。
朴世容2014年7月得到韩国保健福利部批准从事这一行业,他表示,据韩国医疗统计,每年中国客户数继续增长了。“中国客户整形比率每年都在增长,我预测未来几年可能会继续增长,但这几年韩国医生去中国做手术的情况也在增加,未来韩国医院直接来中国做手术的一定会增长。”
在记者的采访中,多家从事海外医疗旅游的机构人员向记者表示,目前海外医疗旅游市场尚不成熟,有专业人士表示,海外医疗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观光,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性,因此应为这一领域设置准入门槛,只有那些具备资质的企业,如拥有广泛的海外医疗资源、已建立必要的跟踪随访制度等,才有资格从事这一行业。
目前涉足医疗旅游的行业主要以新成立的中介机构居多。有业内人士提醒,海外医疗收费不菲,医疗效果是否噱头大过实际,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进行这样的治疗,需要消费者再三斟酌。